“垃圾焚烧行业正处在波峰期,市场容量也很透明,竞争格局在慢慢固化。”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刘畅近日在江苏无锡第七届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论坛暨固废处理技术交流会上表示。
据了解,目前,瀚蓝环境、上海环境、重庆三峰、光大国际、杭州锦江等8家企业,占据城市垃圾焚烧发电4成以上市场。经历近几年发展沉浮,垃圾焚烧行业还有哪些市场机遇可以挖掘,仍然面临什么问题?
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模式受追捧
经济发达地区宜推行城乡一体化,经济不发达、偏远地区适合推行有限收集、集中处理“在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品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市场有较大潜力。”刘畅认为。
他列举了两组数据:从垃圾清运角度看,全国郊区县共计7.3亿人口产生的垃圾仍未覆盖到,而县郊即农村占到约5亿人口。从管理投入的角度看,2013年城市投入442亿元,农村投入325亿元; 2015年,城市投入386亿元,农村投入372亿元。
通过数据对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需求大,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上,企业参与的机会更多。其中,有条件的农村可采用城乡一体化模式处理处置生活垃圾。
据了解,在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上,我国已有不少地方进行了探索,并且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指引。
2016年8月11日,河南省提出,到2020年,省辖市规划建设完成覆盖半径60公里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形成“县转运、市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区域收运和处理新模式。
今年1月20日,山东省也提出,原则上新建处理设施一律选择焚烧(发电)处理技术,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预期使用年限小于5年的市、县,要立即启动生活垃焚烧处理设施项目建设。
在安徽滁州,市区以及邻近的来安县、全椒县已经先摸石头过河,通过共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村镇垃圾收运处理的一体化。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如苏南地区来说,宜推行城乡一体化,对于经济不发达、偏远地区适合推行有限收集、集中处理。
飞灰处置成垃圾焚烧行业主要短板
国内处置成本较高,监管存在难度和盲区
2016年,云南、黑龙江两省对辖内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专项检查发现,绝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环境违法问题,而飞灰非法处置最为普遍。徐海云指出,虽然飞灰已被列入最新的危废名录豁免清单,但也要按照危险废物管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是一笔糊涂账。“飞灰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垃圾焚烧发展的主要短板。”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由才向记者透露,目前很多焚烧厂把飞灰混到炉渣中一起处理,因为炉渣被视为一般固废,处置成本低廉。但造成的后果是,原本炉渣能够制砖因为掺入飞灰导致含盐量过高,只能进填埋场。
“根据要求,飞灰进入填埋场需要经过固化稳定化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填埋场都没有做到。添加水泥、螯合剂固化稳定个十几天,需要额外增加很多成本。” 赵由才直言,飞灰填埋场在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任含水率高、未经过固化的飞灰倾倒,导致尘土飞扬、渗滤液外流。
徐海云也表示,目前国内处置成本较高,而监管存在难度和盲区,导致企业在处置飞灰方式方法上千差万别。他举例,北京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1吨飞灰处置成本约1500多元,按照1吨垃圾产生2.5%的飞灰计算,吨垃圾飞灰处置近40元;采用螯合剂加水泥固化填埋的成本在600元~900元价格区间;而综合利用几乎不产生费用。
新技术推广难以打破固有理念
企业对市场需求敏感度高,注重技术自主研发,但市场需要接受过程
针对飞灰的问题,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和团队开始研发自主技术。比如,赵由才团队研发了高静压技术。
他告诉记者,技术研发的初衷是为飞灰填埋场节约库容,通过液压系统高压压制让飞灰形成比重(相对密度)更高的块状物,体积上可以减少50%~80%,可以延长填埋场1倍以上的使用寿命。同时,由此带来的优点是浸出毒性下降,从而使螯合剂使用量减少80%,综合下来能够减少飞灰运行成本200元/吨。
“但是,因为填埋库容属于政府管理,垃圾焚烧厂对这项技术的兴趣并不高,一些地方城投企业因为债务压力出于成本的考虑才表示出兴趣。”赵由才说,新技术推广难度很大。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峰也深有感触,“民营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非常高,一般是哪里有需求就关注哪里,不断开发新产品。但推广时,很难打破客户固有的经验和理念。”
据他介绍,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的化学法氨逃逸在线分析装置(烟气脱硝技术环节),就是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的产品,但由于区别于主流的激光法技术,市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还有个过程。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刚介绍说,他们公司研发出全自动垃圾吊,能够精确定位,自动取料定位,实现无人值守运行,同时通过激光扫描仪能够随时更新垃圾池物料堆放高低,智能选择物料多的位置抓取,一改全自动技术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
“但是,相比一年五六十台半自动垃圾吊订单,采购全自动设备的订单还是少很多。”刘永刚表示,他们现在全力推广自主研发的新技术。
相关报道
行业不景气 政策驱动强
火电配套商转投新能源
本报记者徐卫星无锡报道 随着火电投资近年来持续放缓,电力配套设备制造商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之前看不上眼的“小火电”上,新能源发电尤其是垃圾焚烧项目正越来越受市场追捧。
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论坛暨固废处理技术交流会上,主办方中电电力招标网介绍,本届论坛的不少参会代表过去的主要客户均来自传统电力行业。
无锡市华星东方电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传统电力建设行业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总经理吴浩仑告诉记者,合资目的是专注固废、生物质等新能源环保板块。目前,他们的业务已涉及中节能、光大国际、杭州锦江、上海环境等主流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2016年,公司的产值达到1.5亿元,在这之前,公司在1亿元这个门槛徘徊了3年。今年,一季度的表现较去年同期又翻了两翻。”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峰介绍说,企业此前一直在火电行业,受政策驱动转投新能源后,产值增长很快。
于峰坦言,电力行业这两年不太景气,还包括冶金、石化等,市场需求也基本都在老厂基础上做改造,而新能源行业发展势头比较猛。目前,公司在垃圾焚烧板块的业绩已占1/4,以后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会作为重点方向。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一些主营为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电力勘测设计院在市场不景气、工程量减少的情况下,也在纷纷低调介入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行业,他们已经看到广阔的前景。
但是,由于垃圾焚烧的项目规模偏小、设计费用低、工作量大,虽然为火电企业配套服务的企业积极性很高,但此次展会中,火电行业大佬的身影仍难寻觅。
来源:环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