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詹志薇带队到寮步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调研。据悉,该厨余垃圾处理中心采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通过黑水虻食用厨余垃圾,垃圾被转化为优质动物蛋白和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厨余垃圾零排放循环利用。该中心每日处理餐厨垃圾量平均在15吨至20吨之间,截至今年11月底,寮步镇已有65家餐饮单位参与垃圾收运工作,累计处理厨余垃圾量约25232吨,有效解决寮步镇厨余垃圾处理问题,真正实现“绿色、无废、循环利用”的目标。
南城
南城生态环境分局自11月起,持续对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开展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工作人员316人次,帮扶企业超158家。今年7月1日新版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正式启用,部分企业短时间内无法掌握新的规范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南城生态环境分局主动出击、精准帮扶,根据企业提供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应急预案等资料,分析研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对企业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规范化管理、台账设立、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等环节进行细致检查。工作人员在帮扶中发现,产废企业主要存在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及标识不规范、台账未及时更新、贮存场所未完善防渗漏措施等问题。工作人员根据检查情况建立帮扶工作台账,提出整改建议,指导企业落实整改。
高埗
国三柴油车尾气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近日,高埗生态环境分局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开展国三等老旧柴油车提前淘汰宣贯工作。工作人员到辖区内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入户讲解,向企业宣讲主城区与各镇街重点路段限行政策,宣传引导柴油车主及时了解相关政策,自觉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共走访宣传柴油车用车大户4家次,企业6家次。
大朗
大朗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近日到大朗镇某鞋材有限公司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帮扶,现场了解企业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告知企业UV光解设备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且存在废气净化效率低、产生低空臭氧造成二次污染、灯管寿命短、能耗较高等因工艺本质难以解决的问题。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等技术已被生态环境部出台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认定为低效技术。工作人员建议企业加快淘汰低效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预防火灾事故,落实安全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污染物处理达标排放。
黄江
黄江生态环境分局日前对全镇12家洗砂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12家洗砂场均已落实洗砂水循环使用不外流,但个别洗砂场存在防尘覆盖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检查组现场列出检查问题清单,要求企业进一步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增加雾炮机并有效使用;露天堆放的沙土要全面覆盖网布防止扬尘;污水沉淀池要及时清理,防止污水外流。黄江生态环境分局表示将加强对辖区内洗砂场所的巡查,动态更新洗砂洗泥场所环境管理台账,并结合双随机抽查、专项检查、信访处理等工作加强对洗砂洗泥场所的环境监管执法,全面规范洗砂场所环境管理。
塘厦
塘厦生态环境分局组织业务骨干,通过电话通知和到厂通知等方式,告知全镇约300家涉VOCs企业通过网络开展固定污染源VOCs监管系统数据填报工作,并组织邀请企业加入“VOCs监管系统填报”微信群,线上指导和答疑解惑;对于不熟悉系统操作的企业人员,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指导填报,并对企业的基础信息、原辅材料使用种类、产品产量、污染防治设施及运行情况等信息进行核查。截至12月15日,309家企业填报完毕,完成率100%。
大岭山
大岭山生态环境分局近日联合镇自然资源分局、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等部门和属地村委会到长湖水库和金鸡咀水库周边开展环境违法问题巡查。根据航拍结果显示,大岭山镇长湖、金鸡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涉及11处环境问题,其中长湖9处、金鸡咀2处,问题类型均为生活面源污染。联合检查组针对上述11处环境问题逐一到现场核实情况,并编制销号台账,计划12月底之前完成销号台账。
企石
企石生态环境分局近日组织该镇某幼儿园15对亲子到环境教育基地企石污水处理厂,开展“日常小行动,降碳大作为,共建‘无废城市’”主题研学活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亲子团参观了污水进水口、粗细格栅垃圾清除、污水生化处理、高效澄清、过滤消毒、污泥处置、出水口等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污水变清”小实验,让亲子团零距离了解污水变清水的过程,从概念、原理、过程、应用四方面生动直观地科普污水处理知识。此次研学活动将绿色低碳理念延伸到了家庭,带动孩子们身体力行践行“降碳”和“无废”要求,让绿色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来源:东莞市生态环境局
Powered by MetInfo www.mituo.cn